关于申报2026年度吉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5-08-05 点击数:

各有关学院、相关教师:

为推动高校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就2026年度吉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项目类别为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拟立项 160项,研究年限为 2年,每项课题项目资助经费为 0.5万元,共包括七个研究类别,其中: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30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 30项、“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30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0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10项。

二、项目选题方向

申报项目题目可自拟,选题方向需对应申报研究类别,如下:

(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1.新时代伟大变革研究

2.思政课数字化转型与资源建设研究

3.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4.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研究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研究

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研究

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

4.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研究

(三)“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1.“大思政课”教学协同与资源整合研究

2.党建引领“大思政课”建设创新研究

3.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4.吉林“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研究

(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1.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研究

2.数字赋能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3.辅导员队伍育人评价体系研究

4.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与路径研究

(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高校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2.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4.高校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研究

(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路径研究

2.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3.圈层文化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4.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七)“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1.“党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2.“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智慧化管理与技术赋能研究

3.“五育融合”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4.高校特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三、项目申报要求

1.人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申报人应为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申报人应为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团委(团总支)书记、高校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申报人应为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申报人、“大思政课”建设研究申报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申报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申报人应为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项目申请人资格还应符合《关于组织申报 2026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要求。

2.研究要求。申报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攻关的能力和精力,有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相关科研成果,有相应合理的学术梯队。课题组成员要结构合理,一般不得少于 3人,并由申报人担任组长。

3.申报数量。我校申报项目总数量不超过20项。

四、申报程序

1.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项目实行全过程网络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和结项管理。项目申请人需注册登陆“吉林省高校 科研管理服务云平台 ”(http://jlky.yuntu.cn/user/login),按申报项目类别填写《课题申报书》。

2.按照教育厅要求,学校将对推荐的项目进行申报公示,因此我校教师系统申报截止日期为8月12日(非申报系统中显示的截止时间),请申报教师严格遵守,逾期不候

3.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汇总表》,于8月10日下午4点前将《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4.无需提交纸质版申报材料。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于 洋

联系电话:85098225

邮箱:yuy100@nenu.edu.cn





社会科学处

2025年8月5日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Email:skc@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