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科概况
文科概况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学术优势,一些研究领域一度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奠定学科发展基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学术名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学校“科研强校”战略的重要支撑。
建校初期,学校坚持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贯彻国家提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参与创建新中国教材和学科体系过程中,初步构建起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研组织框架,也为学校培养和储备了新一代科研人才。改革开放后,学校提出“四高”导向的科研指导方针,即“高层次项目,高水平论著,高级别奖励,高效益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九五”期间,为使科研综合水平跃上新台阶,学校围绕落实“211工程”建设规划,组织实施了“科研攀登工程”。进入“十五”,学校明确提出“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研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确立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研究质量、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学校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决定》,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文科振兴繁荣”的战略目标。未来几年,学校将按照“加强顶层谋划、强化内涵发展、推动综合改革”的基本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老一辈专家灿若星辰、光照后人。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作家萧军、吴伯箫,音乐家吕骥、马可,教育学家陈元晖,心理学家杨清,词学大师唐圭璋,诗人穆木天,语言学家孙常叙(孙晓野),古代文学史家逯钦立,红学家张毕来,文艺理论家蒋锡金,文学史家杨公骥,世界上古史学科奠基人林志纯(日知),美国史学家丁则民,明清史学家李洵,社会学家丁克全,新中国学校体育创始人之一杨钟秀,大型团体操编导艺术家杨瑞雪等,曾在此执鞭任教。新一代学者继往开来、求实创新。
目前,全校有15个文科学院(部)和百余个研究机构。其中,校院共管研究机构17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4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农村教育研究所和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等全国性培训研究机构均设在我校。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我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世界上古和中古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农村教育和东亚史学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艺术教育与实践、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欧美文学与文明、中国东北问题等新的研究领域。2010年以来,学校在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和重大科研奖项等方面均获得了长足发展,科学研究综合水平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777项,科研经费总额2.2亿元,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等一批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共发表CSSCI以上级别论文5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5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71项。14项成果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成果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4部著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在国家安全与外交、农村教育与教育体制改革、国土资源规划、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师德建设等领域向中央和地方提交研究报告45篇,其中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充分了发挥智库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将继续坚持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积极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科研发展方向,从综合改革视角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角度构建科研培育体系,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文科振兴繁荣的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