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翻译实践论视域下的隐喻外译研究

作者: 时间:2025-11-04 点击数: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19:00-20:30

报告地点:人民大街校区外国语学院427会议室

主讲人:孙毅

主办单位:外国语学院

报告内容简介:

“国家翻译实践论”是中国学者率先开创的标志性新时代译学理论,该理论视角下的国家话语翻译作为一种自利性国家行为,牵涉多重国家关切。隐喻凭借其强大的认知功能,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一种重要国家话语方式,跃身成为国家话语翻译的一大重点;同时,隐喻丰富的联想性为其翻译带来了特殊挑战,构成了国家话语翻译的一大难点。虽然目前隐喻翻译研究不在少数,但尚无学者从国家翻译实践论这一高屋建瓴的格局予以深入系统的考察。本次讲座将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为观察样本,在国家翻译实践论的指导下探究国家话语中隐喻翻译这一要核,以踵事增华,为国家翻译能力建构添砖加瓦。

主讲人简介:

孙毅,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2016-2017),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24-202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闽江教育领军人才”闽江学者。在Metaphor and Symbol、Pragmatics and Society、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上海翻译》等SSCI、CSSCI刊物上发表认知翻译学、认知叙事学、当代隐喻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等方向论文100余篇,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曾获第九届国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全省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Email:skc@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