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研单位、相关教师: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开始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与项目类别
申请者应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当前改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和完善学风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课题申报范围详见《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课题指南》(见附件)。
1.重大课题选题要求按照《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规定的研究思路和目标进行课题设计论证,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
2.一般课题选题可以围绕课题指南规定的相关范围和研究方向,结合自身研究专长自拟题目,每项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
二、申报要求
1.本年度我校限报2项,请申请者认真论证,保证申报质量。每个申请者限报1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申请者应为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够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风,对国内外学术规范现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一定研究基础并有相关研究成果。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专项: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11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报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5)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后期资助、西部和单列学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本专项。
(6)自2015年起,连续2年(本次指2013、2014年)申请教育部一般项目(含专项任务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1年本专项申请资格。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B表为通讯匿名评审表,不得出现本人所在单位、姓名等个人身份信息,重大课题不受此限。关于前期研究基础可以出现申请者已发表文章的期刊名称、文章题目及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的课题名称。
5.重大课题研究周期为3年,最终成果要求详见课题指南,应为教育部简报、专家建议或学风委工作简报提供3份以上稿件且至少2篇被采纳;一般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研究成果为专著或2篇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提交有关部门的研究咨询报告,应为教育部简报、专家建议或学风委工作简报提供2份以上稿件且至少有1篇被采纳。
6.课题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等)发表、出版时,须在显著位置注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资助”字样。
三、材料填报
1.本次专项任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申请者可登录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下载2014年新版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填表要求填写《申请评审书》。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15313766307,15313766308,电子信箱:xmsb2013@sinoss.net。
2.项目申报系统启用时间为2014年1月10日,系统关闭后将无法提交申报材料,请申请者在2014年2月28日前将《申请评审书》(A4纸单面打印,重大课题AB表合订,一般课题AB表单独装订)一式2份报送社科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mir431@nenu.edu.cn,由社科处统一将《申请评审书》上传项目申报系统。
联 系 人:米 睿
联系电话:85099603
附件: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课题指南
社会科学处
2014年1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