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满语文保护抢救口述史与满语音像资料库建构”开题报告会举行

作者:宋强 时间:2017-04-11 点击数:

  4月2日,由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刘厚生教授为首席专家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满语文保护抢救口述史与满语音像资料库建构”举行开题报告会。  
  由北京大学赵杰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吴元丰研究馆员、中央民族大学赵志忠教授、黑龙江大学赵阿平教授、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何晓芳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评议专家组,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对外交流处处长李校时,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志强,我校副校长韩东育教授及社会科学处、历史文化学院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韩东育代表学校对课题组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参与开题评审表示感谢。他首先肯定了刘厚生教授对满语传承与保护所作出的贡献和深厚的满学功底,认为该项目课题对于清史、满族史学、东北边疆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契合了国家抢救保护“绝学”的需求。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对课题的开展给予深度指导,学校也将积极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刘厚生教授介绍了项目的相关情况。着重强调了当前满语研究保护中急需关注的几大问题,提出了要对满语遗存和应用现状作出全面普查及建构满语音像资料库的两大任务。六位子课题组负责人分别对所承担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等内容逐一作了汇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对于满语保护、满学学科构建等方面意义重大,并从子课题设计、团队构成等方面肯定了该项目的可操作性。各位专家从资料库建构的相关技术、调研重点、语音资料整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五位评议专家均表示,中国满语文保护抢救工作迫在眉睫,满语研究者应形成合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
  至此,我校2016年获得的六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级重大项目均成功开题。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文科振兴繁荣”为目标,进一步激活广大教师从事重大前沿性课题研究的内生动力,加强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推进协同创新,力求以重大项目的研究为牵引,产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性研究成果,更好地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Email:skc@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