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称: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实态势、面临挑战与提升举措》

出版单位: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2月

所属学科(一级):

教育学

作者:

李广、柳海民、梁红梅等 著

所在单位:

教育学部

著作简介:

一、篇章结构:

本书共包括十三章。 第一章 绪论 教师职业幸福感何以成为时代命题,第二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文献研究,第三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基础理论研究,第四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设计实施,第五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解析,第六章 教师职业认知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七章 教师职业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第八章 教师职业健康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九章 教师职业社会幸福感调查报告,第十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群像素描报告,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第十二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第十三章 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预测分析。

二、基本内容:

向往、追求、获得并享有职业幸福,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权利。持续推进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既是党和政府教师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关注重点,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在尊师重教传统文化规约下的殷切期望,更是面向2035年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追求中教育研究领域里的重点和热点。 依托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将教师职业幸福感分为职业认知幸福感、职业主观幸福感、职业健康幸福感和职业社会幸福感四个方面。据此,对我国31个省市(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335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态势表现为,总体水平较高,横向静态维度不均衡,纵向动态发展曲折向上三个方面。 在对总体现实样态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分别对教师职业认知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健康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进行了现状描述、问题呈现与挑战分析;并针对班主任教师、乡村教师、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和高级职称教师进行了群像素描,深入探索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逻辑理路、模型结构和动态流变;并进一步提出提高专业胜任力、塑造专业尊严、给予专业保障、强化专业地位、加强专业规约的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战略举措。最后,针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进行了价值取向、基本依据、模型建构等预测分析。

三、主要创新:

1.基础理论创新:本书学理深厚,力求穷尽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有深厚的学理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推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概念、内涵结构的创新发展。 2.研究工具创新:本书通过对已有工具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构建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的研究工具框架,并经过专家咨询、多轮调研测试后开发出信效度良好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工具。 3.覆盖全国保障调研全面性: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万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卷样本量为33590人,调查范围覆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调查样本的广泛性使得本研究更具全面性。 4.研究价值功能提升:本书基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坚持结果回望协同追求预测性。既充分揭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样态,又注重把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态势,由面向过去到面向未来,由把握现实到预测趋势,进一步提高了研究报告的智库价值。

四、社会影响:

本书一经发布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2021年12月11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成果发布会暨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学术论坛。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光明网等1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学界专家高度重视本书的该成果的发布与出版,吉林省教育厅厅长王忠林、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友超、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森、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等专家都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该著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自发布以来,先后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吉林省教育学院、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大庆师范学院所采纳。相关成果也被同行多次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