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称:

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机理及促进政策研究

出版单位: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5月

所属学科(一级):

社会学

作者:

朱兴涛 著

所在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部

著作简介:

一、篇章结构:

本著作共26万余字,共11章,分别为导论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逻辑、第一章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机理:资源类型及获取方式、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发起成立及动员机制、第三章政治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政策供给及发展模式、第四章市场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市场成本及运行机制、第五章社会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社会角色及认同机制、第六章 文化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集体行动及实践逻辑、第七章 组织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风险控制及稳定发展机制、第八章人力资源与合作社成长:新型农民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及长效发展机制、第九章 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其优化、第十章新型农民合作社的组织信任建构及扩展路径、第十一章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基本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社是指遵守国际合作社章程,由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农村合作组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逐步发展,到21世纪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从生产领域向流通、加工、期货、金融领域拓展。在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民合作社都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制度安排,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本书对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梳理了新型农民合作社成长机理研究状况,应用组织社会学和组织生态学理论,提出研究新型农民合作社成长机理的社会学理路。其次,从自然资源、政治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角度,全景式地分析了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机理,探索了新型农民合作社的个体成长机制、整体发展规律和长效机制。最后,在实证调研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型农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优化、组织信任建构、政策支持体系问题。本书有助于总结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创新符合国情的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主要创新:

第一,研究范式创新。在研究范式上,突破传统的组织经济学分析范式,应用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农村新型合作社如何从外部环境来获取生长资源,探索转型期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农村合作社的生长机理。 第二,研究方法创新。在研究方法上,摒弃宏大叙事的宏观研究方法,采用深入组织肌理的微观实证研究方法,来考察村庄组织间的共生与互动,存在的矛盾和纷争,探寻村庄各组织的功能边界和良性共生的平衡点,具有创新性。在研究中实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学理分析与政策研究相结合。 第三,研究旨趣创新。在研究追求上,不排斥以往的必要的定性分析,我们更重视农村合作社成长的过程分析,微观透彻、实证性揭示走在曲折成长之路上的合作社的结构特征、内在矛盾、利益纠结、成长困境及发展走向。农村问题实际上是超大型的乡村社会如何组织和管理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新生组织力量,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复合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对于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社会影响:

第一,本成果是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性成果,是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成长机理及促进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CSH080)和教育部青年项目《新型农村合作社成长的复合资源体系及获取方式研究 》(项目编号:12YJC840066)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最终结项成果被鉴定为良好。本著作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研究的新成果,相关内容的论文先后在《社会发展研究》《税务与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相关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期刊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等网站转载,也积极申报了长春市社科奖。 第二,本成果形成过程中服务于农村发展。课题组深入考察了6省11县的合作社,总结了30余个村庄合作社的发展经验。该著作及时回应了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的农民合作社如何发展的问题,能够和农村实践参照呼应。农村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监事长引用研究成果用于论证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更多的组织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成果相关内容被长春市农业相关部门采纳。 第三,本成果形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首先,本著作已引入我校社会学专业作为《农村社会学》课程的参考教材。其次,依托本著作和本项目开展本科生教学改革建议及成果获得采纳,成功申报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贯通式”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第三,带领学生进入田野,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2017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和吉林省一等奖;2019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竞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和吉林省一等奖。